Battlefield 4™

Battlefield 4™

30 ratings
《战地4》剧情全面复盘与评述
By 冰河洗剑
测评文字太多写不下,因此特作指南把内容贴到这里,也欢迎去看我的测评。
2
   
Award
Favorite
Favorited
Unfavorite
揭开序幕
开场在下沉汽车中的一段很好地展示了《战地4》的两个特点:注重人物刻画与用死亡渲染情绪(题外话,个人更喜欢前作中的那首God's Gonna Cut You Down,Total Eclipse of the Heart一般)。正式开场后,没有任何简报说明,直接空枪进入集合点建筑物。本章实际发生在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主角所在代号为墓碑的小队共四人:主角瑞克、爱尔兰佬、派克、队长邓恩,他们奉命去从叛变的俄国将军那里拿情报。不过,情报交接过程出了事,不明人员(俄罗斯特种部队)突然出现袭击,四人被迫分散,好在情报被派克拿到了。之后,四人依此到达城市边缘的藏身处,集合后向代号堡垒的加里森报告,请求从撤离点乘直升机离开。撤离到城外预定工厂楼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部队阻击,登上工厂电梯时遇到敌方刚到达的直升机。己方代号飞鸟的哈金斯(不知是不是3代战斗机里的哈金斯)驾驶的直升机被击落,大楼坍塌,四人坠落,不过只有队长邓恩断了腿并被楼板压住,其他人没事。抢了一辆正好开到的平民汽车后,把邓恩截肢带走,继续赶往下一撤离点。路上再次遭遇武直拦截,将其击落后,车子也掉进了海里。邓恩的身子被卡住,为了逃出,让我们打破玻璃逃生,自己牺牲。

序章涉及到背景就多说两句,2020年(3代6年后),墓碑小队获取的情报是关于张将军和俄军的,即如果中国发生军事政变,俄国人会支持张将军。这与美国情报部门在中国获取(科维特,有相关前传小说)的情报一致,当时上海发生暴乱,俄军牵扯其中,美国则封锁了苏伊士运河,并派航母前往中国东海附近。游戏中对中国的设定与现实不同,根据已有信息推测,当时中国政治内部发生分裂,存在强硬保守派和温和开明派,且开明派在民众中的支持度很高,代表人物金杰呼吁政府走向透明化、公开化,实行言论自由,即将借助选举成为新任国家主席。这当然与中国政治现实严重脱节,为了强行圆上,我只能假定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公民运动取得惊人突破,并在数年内成为政治主流。另一边,保守派在政治上失败,以军事强人张将军为代表,意图发动政变。考虑到此举带来的后果,需要获得军事和政治上的国际支持,因此张将军联络俄罗斯,获得其全力支持的保证后再动手。

序章的氛围和设计都很到位,过程中详尽地展示了玩法,三位队友性格不同,刻画地也不错。不过,本该同样被详尽刻画的背景只有两句台词,结尾加里森和高层的对话也是寥寥几句。问题也有,比如主角一言不发的设计虽延续传统,但在过场中也是如此,与话多的队友形成明显地割裂感,要知道《叛逆连队》和三代主角都有正脸和台词。飞鸟号明明有那么多机会接上小队,但非得在预定楼顶,导致敌方增援赶到,这么死板吗?刚坍塌还在着火的现场中居然会有平民开车进入,非常不合理。四人小队中邓恩的死是被故意设计的,因为坠楼和翻车时其余三人毫发无损,这与编剧强烈依靠死亡来渲染情绪有关,后面总的评述中还会再说。
上海突围
序章之后的背景介绍也很简短,张将军暗杀金杰并栽赃给美国,趁机发动政变,在全国范围内下令戒严。实际上暗杀并未成功,金杰伤了头,但没死。受伤、孤立、戒严和搜捕之下,金杰与伪装成妻子的护卫黄淑仪(后称汉娜)藏身上海,在CIA特工拉兹洛·W·科维特保护下寻求美国帮助。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前往东海接应,张将军准备邀请俄罗斯在上海举行联合军演应对,各方压力下,美军留下瓦尔基里号,其余舰船往南前往新加坡。墓碑小队剩余三人由我们带队,在舰长加里森命令下去上海护送2名VIP撤离,并强调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要开火。此次行动事关重大,如果出现差错,张将军将获得攻击美军的理由,战争一触即发。

上海当时正暴乱,警察疲于应对,各处一片乱象,而军队才刚开始陆续抵达。三人趁乱混入上海,在目标点附近被暴乱人员拦下,弃车步行进入大厦。当时,张将军正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利用金杰被暗杀一事号召全国团结一致,要让美国付出代价。特种部队已包围大厦,并逐层搜寻,小队在错误楼层与军队遭遇,一路打到顶楼与科维特和VIP汇合。由于撤离用汽车已被丢弃,他们决定去楼顶抢直升机离开。关键时刻特种部队到达,金杰中弹,科维特驾驶直升机带VIP先飞离。小队留下断后,解决追兵后前往黄浦江打算坐船回去。在特种部队、直升飞机、装甲车和坦克的围追堵截下,小队得到当地人帮助到达河边,当地也有人打算坐船逃跑,希望小队摧毁河边巡逻的坦克。之后,小队和平民坐几艘小船出海,中国突然在上空引爆EMP炸弹,电子设备瘫痪,小队引领四百平民一起前往瓦尔基里号避难。

这一段直接发生在上海,在游戏界极罕见,上次在这里打枪还是在《凯恩与林奇2》。本关的上海有繁华和东方明珠,也有小巷和街头广告,这是美国人眼中的上海,充满刻板印象,并未在意本地化,一眼就能看出很多问题,必须要表达不满。女主配音勉强接受,因为李安的《喜宴》里女主中文口音也一样很奇怪。外国人轻松进入目标大厦并不合理,但考虑到上海实际发生过的事也可勉强接受,但居然能仅靠三个人就一路杀出,放在现实绝无可能。EMP炸弹看不懂,己方部队严重受损,上海也瘫痪,为了瘫痪东海的舰船?从后续看,中国并未立即进攻瓦尔基里号,因此只能设想是为了阻止暴乱,什么脑回路?小队成员间,其实就是爱尔兰佬和派克之间,聊得主要是邓恩和任务,对上海和局势关注的很少,似乎那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背景而已。另外,他们一开始车上挂的那个恐龙,跟三代米勒的那个是同款,本作的此类彩蛋还挺多。
怒海争锋
由于EMP的影响,瓦尔基里号大部分系统瘫痪,通讯系统严重受损,接到目标后只能按之前的计划往南去与第七舰队汇合。加里森收容了所有平民,但设施物资不足,金杰昏迷不醒,医疗设备趴窝,只能寄希望于汇合后泰坦号航母的帮助。当泰坦号出现在眼前时震惊了众人,满船火光与浓烟滚滚,却不见一个人。加里森派小队登船,在其沉没前搜寻情报与生还者,同时刚才还在争论瑞克指挥权的小队被委任了新队长:科维特。小队在船上找到了幸存的水手,但却无法施救,只能眼看他们淹死。拿到记录器后,遭遇到中国军队,舰船也开始解体下沉,最终乘一搜攻击艇杀回去。此时,中国海军已发动攻击登舰了,小队决定赶紧先去舰桥,路上碰见汉娜制服两名敌军,为了救舰长和被转移的金杰,就一起行动。小队在甲板上遭遇直升机扫射,科维特被杀,死前告诫小队确保金杰活下去,并且完全信任汉娜。清空甲板后,救下加里森,金杰情况也稳定,瓦尔基里号虽然受创,但并未沉没。

本关讨论了小队指挥权,派克认为该听瑞克的,爱尔兰佬认为自己的决定没问题,可以去找领导理论,但领导给派了个新队长。科维特就是三代审问布列克的两名CIA里有头发的那个,性格不讨喜,但好在办事可靠,临终时交出硬盘,嘱咐瑞克带头,还预言他们将参与到核心之中,也算死得其所。最终指挥权回归瑞克,但明明是关于主角的事,主角全程一言不发实在违和。汉娜在开头展示医疗技能,结尾展示战斗技能,全能啊。为了突出主角,舰船上其余部队的战斗展示不多,看起来就像是五人打退援军。船上的四百平民在开头还让一些士兵不满,所有人都将希望寄托在泰坦号上,我就意识到要完,果真,但战斗打响后再没展示平民,命运未知。
飓风拦截
从泰坦号上带回的信息显示美军太平洋指挥部已被中国一锅端了,剩余舰船也只是无头苍蝇,张将军控制了局面。孤军作战的瓦尔基里号不甘心无所作为,准备在往西与另一舰队汇合前,趁着暴风雨对新加坡的机场发动炮击。由于舰船设备受损,加里森派小队去机场用信号枪指示火炮,汉娜被编入小队一起行动。虽然坦克部队通信不畅,但部队还是在滩头登陆并进入城市。一辆己方坦克遭受空爆弹,机组人员无法战斗,于是小队开坦克攻向机场,打着打着就只剩下了我们。快到时小队弃坦克徒步行进,经过一座桥的时候,瑞克被台风刮动的汽车卡住,一艘被台风刮的失控的船撞毁大桥,小队落水。小队继续通过下水道到达机场,与军队交火后,发射信号弹,并抢了一辆车准备撤离。不过,密集的炮火下小队撤离失败,派克被炸死,汉娜突然倒向中国,抓走了爱尔兰佬与瑞克。


这一关最搞笑的是一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居然要靠暴风雨中远处的一枚信号弹确认机场位置来开炮,先不提看不看得见,如果别的信号弹先发射了,还照样开火吗?遭到EMP攻击,太平洋局势被中国掌控,以及先前被登舰攻击过的情况下,居然还敢主动进攻。台风能阻挡飞机,但圆起来颇为不易,能知道在哪登陆,但就是不知道机场在哪。目标貌似是樟宜国际机场,我还在那转过机,可以看到军用民用飞机都在,看起来已被中国接管为军事用途,也不知东南亚地区国际局势如何。虽然任务很危险,但小队里最关心的问题是汉娜和爱尔兰佬的关系,爱尔兰佬就是不信任她,瑞克依旧哑巴,没参与感。从之后的简报看,行动只阵亡了22人,不算滩头,光坦克就被摧毁了好几辆啊。墓碑小队没被算作阵亡,只是失踪,但加里森自认再也见不到他们了。提前剧透一下,派克实际没死,从后续看他在恢复意识后,在身上中弹的情况下从下水道爬了回去。
越狱风云
转眼之间,瑞克和爱尔兰佬被关在监狱里审问,张将军也在场,两人在严刑拷打之下被逼问上海任务的细节。由于瑞克是“哑巴”,爱尔兰佬因着对汉娜背叛的恨,傻乎乎地说出了汉娜丈夫、绷带包头等情报,张将军一下就明白被带出的就是金杰,而且人就在瓦尔基里号上。在牢房里,狱友居然是前作重要人物——帝玛,眼看有个得力帮手,他一下子就拆墙越狱了。俩人干掉守卫,释放囚犯发动暴乱,并和爱尔兰佬汇合。杀出过程中,军队前来支援,三人被控制住,关键时刻汉娜救了他们,四人杀出坐上缆车离开。半空中,直升机杀到,缆车被击落,帝玛摔死,剩下三人再次毫发无损地逃走。

通过我的介绍,大家知道金杰的身份,但从墓碑小队视角看并不知道,甚至不知道金杰还活着,还算有情可原。爱尔兰佬和瑞克一定昏迷了很久,居然还以为自己在新加坡,殊不知已在万里之外的昆仑山监狱。这么冷的天里,帝玛和汉娜居然还撸着袖子,真是不怕冷,怪不得能走出雪山。帝玛的演员完全换了,模样大变,性格也变了,只继承了受辐射的事。本作没让他在前作自杀,被法国通缉时逃往中国。由于知道张将军的情报,被关在此处狱,他对金杰之事也了解,最后成了越狱工具人。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汉娜居然丝毫未被怀疑,忽略那身美军装备,没有审问,还有机会前往监狱?双重间谍和国安局成员身份这么厉害吗?
突破重围
瓦尔基里号那边已经离开了张将军的势力范围,正前往苏伊士运河区域。虽然舰船上的大部分通讯装置已经修好了,但加里森为了安全,下令中断通讯,直至到达阿拉伯首都伊斯梅里亚市附近再开启。墓碑小队三人则硬生生走下了雪山,军队用直升机击落缆车后都没去检查残骸确认尸体,也就连基本的追击都没有,哎。三人不仅下了山,还找到了带机枪的交通工具,两天后,一路开向有美军驻扎的新疆喀什去找空军基地。此时,喀什也乱成一锅粥,俄军与美军在此交战,美军处于劣势,基地被攻陷,被迫退入喀什噶尔古城。我没读过前传小说《Battlefield 4: Countdown to War》(战地4:战争倒计时),只能从局势推测,看起来美军早就在喀什设有军事基地,中国为了腾出更多人手对付太平洋地区的美军,疏散全城平民,让俄军入境消灭美军。中国居然让两国军队在自己领土上交战,自己置身事外,真是天方夜谭。路上,神秘的汉娜终于坦白了自己的过去,她曾带金杰去见过父母兄弟等家人,但隔天张将军派人刺杀金杰的时候,把她家人全杀了,还烧了整个村子。从此梁子结下,但汉娜居然还能待在国安局,能做间谍,只能暂且认为这是个与现实存在诸多不同的平行宇宙。

小队“躲过”俄军装甲车后,恰好碰见美军前哨站,士兵摩里纳和他们的对话颇为有趣。为了去找当地指挥官格陵兰少校,小队一路杀进美军退守的古城,甚至为在入口激烈交战的美军解了围。进入古城后,小队请求其提供空军支持把自己送回红海处的瓦尔基里号,但格陵兰少校自顾不暇,而且俄军在河岸部署了大量防空导弹,机场里的飞机根本无法起飞。汉娜此时看到大量C4炸药,己方海拔较高,大坝,河岸和百姓疏散等信息,瞬间想出对策,于是跟少校交易。凭着一辆军车和C4,他们准备潜入大坝将其炸毁,如果成功的话,少校答应派飞机送他们去红海。小队一路消灭驻守俄军,攻进了大坝内部,并在薄弱点安置炸药。他们逃到大坝外的脚手架上发现没路了,就引爆了炸药,结果大坝垮塌波及到他们,一起掉了下去。结果,三人毫发无损的出现在大坝之下,俄军防空武器全毁,美国空军上线,局势逆转,格陵兰少校也找到他们兑现了承诺。当时,苏伊士运河成了一个重要的战场,中国占领了运河北段,美军打算抢回来,瓦尔基里号即将进入激烈的战场。张将军在运河那里开辟新战场,主要原因就是想守株待兔,找到瓦尔基里号上的金杰。三人想要赶紧回去保卫舰船和金杰,于是用刺激的富尔顿地对空回收系统登上了飞机。

游戏对外部环境介绍惜字如金,对小队内部关系刻画却不吝笔墨。爱尔兰佬听到汉娜过去后态度180度大转弯,同情、关心、佩服、尊敬……一系列转变慢慢发生,感觉他都快爱上汉娜了。小队饿了好久这一点也反复提及,还专门安排鸡肉饺餐厅、问食物在哪、少校工作餐等内容,吃东西的讨论其实从上海就开始了。有人说被炸的大坝是三峡,但地理位置不对,离得太远了,造型也不对,此处水坝应该是云南的澜沧江小湾水坝。格陵兰少校嘴很臭,脏话不断,但人很可靠,很有意思。爱尔兰佬的学位和恐高问题也有刻画,还专门安排回收系统,被勾起时耳边响起主旋律,如同3代帝玛跳伞般刺激。
运河终幕
到达运河附近的瓦尔基里号联络上代号为门神的当地舰队,激烈交火之中,门神让他们不要进入战场,立即驶离,但通讯不畅,消息没能传达。加里森不想做无头苍蝇,让舰船全开通讯与探测,想搞清楚状况。小队在飞机上跳伞,尝试联络瓦尔基里号,得知舰船再次被入侵。小队杀进船舱,意外碰到了之前认为被炸死的派克,难民所剩不多,在医疗室里跟加里森和醒过来的金杰汇合。此时,中国军队已经杀到门口,金杰让众人放军队进来,自己解下绷带露脸。在场士兵一见金杰没死,瞬间停火,然而张将军的船已开到附近,他为隐瞒金杰暗杀的真相,想直接把船击沉。为此,小队故技重施,打算用快艇接近敌船,布置C4炸药将其击沉,派克没参加任务留下保卫。三人居然顶着炮火到达敌船死角,安好炸药后,三人勾住船只钢梁,准备引爆,哪知引爆器出了问题。此时,需要有人带炸药下去引爆,但下去就是自杀,汉娜和爱尔兰佬都主动请缨,我们可将炸药交出,或者谁都不交。给汉娜的话,张将军的船会被炸毁,瓦尔基里号存活;交给爱尔兰佬类似,但死的就是他了,最后瓦尔基里号会把剩余人接回。如果谁都不给,瓦尔基里号将被炸沉,船上所有人全灭。当然把炸弹交出,在最后不按引爆键也会让瓦尔基里号被炸沉,最终苏伊士运河被美军夺回,小队被营救。


在船里遇到派克跟序章几乎一样,算个呼应,派克还会讲出当天历程,大雨天在屎尿中爬行,真是跟《肖申克的救赎》一样了。金杰利用影响力瞬间让士兵放下武器的那一幕,在中文玩家这边只会让人再也忘不掉那句“金杰活了”。明明多人模式的语音是纯正普通脏话,这么关键一句来这么一出,别按剧本念,说一句“金杰?金杰没死!金杰原来没死!”也行啊。奇怪为啥不加一个自己下去的选项,估计是考虑到全程都没刻画过瑞克的性格,贸然下去不会引发共情。从《战地2042》看,官方结局应该是汉娜去引爆了,爱尔兰佬和派克幸存。这种结局或许最好,正好能加强汉娜一生带给人的唏嘘感,让爱尔兰佬去的话,体验其实与邓恩和派克那部分的情感有重复,放任一船人被炸死则会使之前两章的努力显得毫无价值。无论哪种选择,游戏都会在出字幕时放一段汉娜和爱尔兰佬的对话,回想过去时不要后悔,继续前行。
剧情总体评述
三代虽然也是小队作战,但队员坎伯和迈特科维克实在给人留不下什么印象,蒙地斯也好不到哪里,而本作吸收之前经验,将叙事的重心放在了队员刻画上。因此,到处都穿插着队员间的对话和互动,即使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也不忘唠上几句。可惜队长邓恩戏份太少,科维特入队也只有一关,但其刻薄和临终场面感觉还好于邓恩。只是爱尔兰佬和派克的性格没那么讨喜,看点少,安娜先前的故事都没讲,估计都在前传小说里。也因为专注于小队,游戏中除了新加坡关卡外基本没啥大规模作战,且全程都只扮演瑞克。本作,也包括系列它作与《荣誉勋章》的现代战争作品,全都将主角设置为标准大兵,全心全意为国家,思想正确,不容易让玩家与角色产生共鸣。反观《使命召唤》,其中角色不那么“正派”,有复仇相关的私人情感融入其中,战友兄弟情强烈,角色有血有肉。对反派的刻画也相当出彩,有思想理念,还有多部作品联合刻画讲述。除了叛逆连队有两部,战地系列的每一部都换主角和反派,联系感很弱(毕竟时间跨度太大),更不容易让人记住。

游戏中用了相当多的牺牲来渲染悲壮情绪,回想一下,七大关卡中几乎每关都有主要角色牺牲,比如序章里的队长邓恩(哈金斯就不算了),上海关卡里的金杰上飞机时中枪,一度以为死了。航母关卡中科维特被直升机打死,新加坡关卡中派克被炸死(虽没死,但效果在),监狱关卡中帝玛摔死。大坝关卡是唯一没有主要主角牺牲的一关,最终关里汉娜、爱尔兰佬以及一众其余主要角色全都可能会死。编剧太过依靠角色死亡,甚至不惜把前作的科维特和帝玛都拿来弄死。另一方面,没死的人是依靠兵王的能力和超人的躯体硬生生活下来的,你看,序章对抗大批俄罗斯特种部队,在上海别人主场中对抗正规军,南海上打退进攻,干掉一个机场,杀穿一个监狱,帮美军解围俄军攻势,杀光大坝驻防军,炸毁驱逐舰……这是游戏,就不苛责了。然而,主角们的钢铁之躯必须要说,序章摔下坍塌的工厂顶层,甚至被墙板压住毫发无损(不包括邓恩),被武直连续射击不死,失控冲入海里没事。风暴中的大桥坍塌落水,毫发无损;大坝坍塌被冲到水里,毫发无损;快艇上携带炸药单枪匹马冲向驱逐舰,被发现开火,毫发无损。绝了!

剧情的背景和演绎严重偏离真实,问题极多,想圆都很难圆回来。当然,欧美的很多影视游戏作品都有这个毛病,刻板印象和想象偏多,表面看来都过得去,但要是发生在你的国家就会看出大量问题。比如我们看《木乃伊》和《木乃伊2》不懂真实历史的话,一切看起来又酷又爽;然而《木乃伊3》设置在中国,一下子就不对了,这都啥啊!就是这种感觉,真希望这些公司在做异国背景设计时,好好调研,设置在其中就出现其中的逻辑,别到哪儿都是讲一样的故事,当然咱自己也得争气啊。

《战地3》个人测评链接:https://steamproxy.net/id/bhxj/recommended/1238820/。
《战地4》个人测评链接:https://steamproxy.net/id/bhxj/recommended/123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