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_light_Shore
光明坻   Peking, Beijing, China
 
 
“人民可以创造历史?真是可笑,看看大洋彼岸那些所谓的人民创造出了些什么——毒品、纵欲,一群乌合之众,到哪都是资本的奴隶。”
“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有党。人民确实创造了历史,但究竟创造怎样的历史可不是它们一群愚人能搞清楚的...唯有在被领导时,人民才可能走上正道。”
“是啊,即便这个领导者手段卑鄙,却也是必要的;即便这个领导者满身缺陷,但好歹也扛起了守护的大旗。”
"The people create history? How ridiculous, look at what the so-called peopl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ocean have created - drugs and indulgence. A rabble, everywhere they are slaves of capital. ”
"That is why our government exist. It is true that the people have made history, but what kind of history is created is not something that a group of fools can figure out... It is only when they are led that the people can be on the right path."
"Yes, even if this leader is despicable, it is necessary; Even though this leader is full of flaws, he has finally carried the banner of protection. ”
Currently In-Game
Horizon Forbidden West™ Complete Edition
Review Showcase
6.4 Hours played
玩完茸雪怅然若失,陷入迷茫?我来为你解答!!
视觉小说《茸雪》——存在主义哲学是什么,真结局中主角两人分分合合究竟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观前提醒:我作为高中生虽在社会科学和哲学方面有所涉猎,但毕竟涉世未深,还请大家谅解部分我不够成熟的文笔和观点。

只需要科学家的奇思妙想和对道德人伦的一小步逾越便可造就无数幸福的故事,《茸雪》所描绘的篇章就发生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中——基因编辑和药物应用能够让两人相爱,至死不渝。
正所谓上帝关门又开窗,失去双亲的男主本该在孤儿院中开启他的一生,却因为某位教授的一瞥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这项技术的第一位“受益者”。毫不知情的他被安排与另一位无人照顾的女孩“小茸”一起生活,殊不知那位教授已经在他们身上做过手脚,让他们此生只能相爱,别无它选。就这样,二人秘密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实验对象,直到这项实验暴露在了公众视线下。“一场发生在现代社会的被实验对象不知情的人体实验”就像黑洞一般引来了无穷无尽的流量洪水,根本不是常人所能承受,主角两人不得不躲入一座位于雪山中的木屋,避免被摧枯拉朽的记者群冲走,整部视觉小说也由此展开。
《茸雪》的前半段可以说是对Galgame套路的经典复现——女主小茸温柔可爱,小鸟依人,将情感需求视作生命的唯一且将男主的位置放在生活的中心。在基因编辑和药物干预下,她对男主抱有无条件的爱,这份炽爱不因时间的冲刷而改变,不被现实的龌龊所影响,这是一个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会全身全心地,无条件地去爱你的人。而相较于女主,作者在塑造由玩家扮演的男主时显然考虑到了玩家的代入感,所以男主更加理性,说话与行事风格更加中性且没有配音。他更加务实,比起爱意更多表现出的是责任心,就像兄长一样照顾小茸的衣食住行,做出决策和发起对话,将整个故事合理化,不至于让其成为空中楼阁。这次决定要来到木屋的人也是男主,他来到这里一来是想躲避记者,二来还想在一个清净的地方思考他与女主间这非自然的情愫是否合理。
经过与小茸在木屋中的相处和自己的深入思考后,二人达成一致。他们不想要这份人为的虚伪的工业糖精般的爱情,他们想要的是自由意志下的两情相悦;他们不想在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爱着对方的情况下就坠入爱河,他们想要的是彼此间那句发自内心的示爱宣言。所幸那位万恶之源的教授跳出伦理桎梏的一小步并没有成为人类的一大步,只是化为了帮助她迈进监狱的最后一步。男主和小茸作为受害者受到了国际巨星般的关注,在各大顶尖学者的不懈奋斗和基于狱警优秀的物理学功底对教授所实施的大记忆恢复术下,两人顺利摆脱了所有的人为基因与药物干预。媒体和民众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庆:在中国,人们从黄牛手中争相购买知名媒体发布的限量纪念章,用以铭记这场战胜邪恶反人伦势力的大胜利;在非洲,男人们拿出用于度过旱季的储备食物来庆祝二人的获救;在美国,红脖子们激动地像是第一次听到某位总统的竞选承诺,街上的炸响声好似战鼓般传入他们的内心;在欧洲,年幼的母亲们聚在一起振臂高呼人类万岁,就连脚下大麻烟中的婴儿们也放声大哭,感谢耶稣拯救了这两个不幸之人。人们无不相信,包括他们自己也相信,在一同相处这么多年之后,他们一定还可以真心相爱,就像过去那样……吗?
流量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再也没有人会去关注主角二人的事情了。而在这片褪去流量洪水的荒地上,没有人留意到一篇平平无奇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关于一场直接面向教授的采访,在那之后没多久教授便被逮捕。其中,记者向她提问“究竟是怎样的理由能让你即便背离底线也要进行实验?”,答案却出乎意料的简单“为了证明爱情就是胡扯”。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授的技术让两个人在十几年的时间里相互扶持、患难与共,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爱,正是因为爱的不普通,这样的事实才得以存在,倘若如此,教授的实验岂不是证伪了她的理论?
在教授看来,爱情并不是某种存在于现实中的事物,它只是一个人类造出来的概念而已。曾经,这个概念是各类宗教,民主自由——可是宗教教人们的故事充满了曲解与误导,而那些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在现实中也完全不是人们所想的那样万能和美好。人们曾把教会说的话奉为真理,可如今的我们知道那些话只是为了蛊惑信众,绝无半句真言;人们也曾把自由民主捧上神坛,但现实是人们从候选人中挑出一个心仪的家伙来剥削自己,却无法把自己选为自身命运的掌舵人。爱情也是一样,心意相通且共同经历成长的理想式爱情不可能存在,即便是对于一对上半生一直在和另一半幸福相处、相互理解的恋人来说也是一样,这才是教授所想要证明的。
至于两位主角,他们刚开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变化,蜜一般的生活一眼望不到头,可是慢慢的,他们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小错不再被包容,每一次都会演变为一场骂战;矛盾不再被容忍,每一次的出现都在两人间划开一道巨大的沟壑。即便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意是被科技伪造的,但十几年的相处中对对方的了解和相处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生活就是无法回到当年的状态呢?再然后,他们间的冲突不再只局限于点亮楼道声控灯这种程度,转而变成了家中更换频率明显增加的锅碗瓢盆,事已至此,分道扬镳在所难免。看到这里,或许我只能说《茸雪》是一部“还行的”短篇荒诞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我没想到的是故事接下来的走向。
画面一转,时隔几年男女主又同时出现在了那栋雪山木屋中。原来在首次离婚后,他们都曾想逃出那段被科技异化的爱情,找一个新的开始,可偏偏每一次就是下定不了决心,最终总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两人复合的结果上,接着又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决裂,重新进入下一个轮回。就这样复复又和和,聚聚又散散,每一次两人都会来到这间承载了他们爱情最后一段美好时光的小木屋尝试重拾那会儿的情感,不出意外这次他们又来到了这里。
生起火,铺好稻草,一切照旧。躺在地上想起当年不禁问——
“为什么就是回不去呢?”
“大概是因为人本就自私吧。”
是啊,人天性自私,失去那些人造的情感后便再也不愿去感受对方,为其着想了,所谓的爱情自然也就分崩离析。
“可为什么就是放不下呢......”
“这也许是因为人天生就乐于追逐美好的事物吧。”
是啊,当年那段相亲相爱的时光,绝对算得上是这世间最美好的存在了,纵使它已经因为漫长的岁月褪色,散发着迷人的,好似香水后调般的味道。但这并不妨碍经历过它的人将其拿出然后再细细品味一番,只是这品味的过程如同在梦核作品中游弋,自始至终与当年的温存所同行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异样感。每每想起彼此相爱的岁月,悲伤、不解还有遗憾便像巨浪一般涌上心头。“这也许是因为人天生就乐于追逐美好的事物吧”。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怎会充斥着悲伤、不解和遗憾?而为了追逐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再现当年的那种爱情,便必须要摆脱这些烦人的东西,将那种阴沉沉的滤镜撕掉,调高对比度,把梦核般的遥远而灰暗的回忆变成那田园油彩画一样的鲜艳现实——所以他们必须在一起,因为人类的天性,而去追逐美好的事物。
“但是再现当年的爱情是很难的。”
“对,难如登天。”
是啊,人类科技的力量绝不是人的意志力所能比拟的。当年欧洲那些在大麻烟下的母亲们现在估计都长大了不少,如今清一色化为街道上的瘾君子。毒品尚且如此,更何况在主角两人身上所应用的,基因编辑和药物的双重科技,他们两人想要再现当年的美好生活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既然难如登天,为何我们还是重新回到这间木屋,妄图重现当年的关系?”
沉默良久。
“我想再试试。”
“我觉得,我也想再试试。”
屏幕上的文字截然而止,主角两人的后续我们也无从知晓。许多人认为这部视觉小说“笑里藏刀”,表面是轻松日常的恋爱Galgame,背地里却是一部颇为讽刺的由虚无主义哲学主导的荒诞现实主义风格视觉小说,但我却不这样认为,这就要谈到虚无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本质区别了。在虚无主义哲学的指导中,人们干的所有事都可以被归结为两类,即为了某个根本不可能的目标所作出的奋斗和为了某个根本没有意义的目标所做出的奋斗。好比《茸雪》中两人所追求的那种自由意志下的两情相悦是根本不可能的,而就算两人真的实现了这一点,在他们死后这份爱情也毫无意义,毕竟人都不在了。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上述所有的“意义”都是对于大自然而言、对于世界而言的,而这世界上还有一种意义,是对我们自己而言的,那便是人的本能。
所谓人的本能不仅包括吃饱穿暖这些生理上的本能,还包括精神上的本能,比如“为自己和周遭的存在赋予意义”的本能(人不能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以及在《茸雪》这部作品后半段中贯彻始终的——
“这也许是因为人天生就乐于追逐美好的事物吧。”
由此,我们将揭开所谓“虚无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面纱。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便是我们拥有精神上的本能,通过“为自己和周遭的存在赋予意义”的本能,我们为绝对客观的大自然赋予了各种它们所没有的特质(比如太阳崇拜),让我们得以从主观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去做延伸的思考,这在今天被我们称为“想象”。而天生就乐于追逐美好的事物这一特质使得我们能够进行劳动并通过劳动将想象变为现实(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这在《茸雪》中分别体现为男女主对于旧日爱情的渴望和每次分手后都复合“再试试”的行为。所有这些对于绝对客观的大自然乃至宇宙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客观事实是从人类的主观意识来看,我们作为被自身赋予意义的主观人类,并不属于客观宇宙。从这个宇宙的视角看,人类和人类的一切都无意义;但从人的角度去看,人在想象与劳动的循环中不断地将无意义的自然改造为有意义的存在,不论是思想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所以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区别其实就在于一位思考者是从什么立场看世间万物:在人的立场下,人通过想象与劳动为自然赋予意义(还有一部分人比如道家文化的认同者认为在人的角度来看,人出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孕育人的自然天然就有其意义);而在自然或宇宙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都是虚无的,是无意义的,因为“意义”本身就是不客观的。说来好笑,人类是从主观的视角去认识对待万物的,而虚无主义哲学的认同者作为人类,从人的视角认为我们的一切在大自然(时间、空间等等,他们总用这样的话术)看来毫无意义。换句话说,他们为一个客观存在赋予了一个意义——在这个客观存在看来我们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所以虚无主义哲学的认同者认同虚无主义哲学的这一行为其实就是对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完美实践,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茸雪》中两人的所作所为也许无法再次让他们彼此真心相爱,但他们为了重现过去的爱情所做出的努力本身就是对于人类两大精神本能的诠释。在此过程中,精神本能得到满足并瞬间被赋予了意义(或者说这种出于人类主观意愿的行为与生俱来地拥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茸雪》不是一部由“虚无主义哲学”主导的视觉小说,因为两位主角即便希望渺茫也一定要再尝试依靠人的意志力而非科技手段去实现一段“乌托邦”式爱情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存在主义哲学最好的实践。而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人类从森林中的野人发展成了如今这般宏伟的文明;也正是在这样的实践中,我们将迈向星辰大海!
Recent Activity
1.8 hrs on record
Currently In-Game
3.4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25 Dec
588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25 Dec
Comments
monoQAQ 2 Aug @ 6:49am 
MIAO
The_light_Shore 1 Aug @ 7:53am 
欢迎各位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