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遥
China
“在我的名片上,我是任天堂的社长,在我的脑海里,我是一名游戏开发者,而在我内心深处,我是一名玩家。”——岩田聪(1959.12.6.—2015.7.11.)
“在我的名片上,我是任天堂的社长,在我的脑海里,我是一名游戏开发者,而在我内心深处,我是一名玩家。”——岩田聪(1959.12.6.—2015.7.11.)
Currently Offline
欢迎和我一起玩游戏!
努力做出好玩的独立游戏!有时候会做游戏视频!十分之一个摇滚歌迷,十分之一个剑道爱好者,十分之二个滑板运动家,十分之二个画手,十分之四个游戏策划。
BILIBILI——东方遥大魔王
抖音——和YOYO一起街头历险
Artwork Showcase
东方药
2
Favorite Game
Review Showcase
3.4 Hours played
我一直都不清楚该怎么评论这种类型的游戏……无法从客观的角度去评价它是否是“好玩”的。
我自认为游戏是娱乐产品,既然是娱乐产品就一定要让玩家在心理上有所收获,不论是英雄式的旅途还是单纯的刷刷宝箱,游戏内的角色一定要有所成长。是有被市场认同的成熟的商业模板作为参考的。如同一套标准的工业体系,需要遵循。
所以如果一部游戏的剧情是无疾而终是半途而废,那么玩家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和恼火。虽然这符合大多数的现实情况。
但一定会被认为是不好玩。
一般的游戏机制取决于人类某种能力的锻炼,比如解谜游戏要锻炼你的逻辑,音乐游戏锻炼你的节奏感,动作游戏锻炼你的反应力。多次游玩会使得玩家得到锻炼从而得心应手。市面上的所有3A大作甚至获奖的独立游戏没有跳出这个框架。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之上就要看关卡设计的是否巧妙,能够激发玩家的情感曲线。
游戏定义的四个元素分别为:目标、反馈、自愿参与、规则。哪怕是在禅派游戏《风之旅人》中都可以明确的被识别出来。但这个游戏你并不知道目标,而反馈也仅仅是剧情的推进,规则?只能前后左右走和跳跃,不能发动超能力和用第三视角观察游戏环境算是规则吗?
我一直认为此类游戏,完全可以不用游戏的形式也能表达的很好,比如修建一座很好的艺术展览,有足够大的场地和明确的场景划分。放置一些工作人员安排对话,所体验下来的内容不比游戏差吧?
也许用游戏来表达,只是因为成本低廉。
游戏是很难得到第九艺术称号的,因为游戏必然是要向娱乐妥协的产物,没有人会把玩耍当成是艺术。对于目前社会的科技水平而言,这是不争的事实。也许未来人机接口更加发达,大脑能够沉浸在虚拟世界,获得黑客帝国般的体验,那时候的游戏,才会变得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说回游戏剧情,我一向很喜欢人与自然题材的电影,《与狼共舞》、《荒野生存》我看了不下十遍。那种将自己放逐在自然界与世隔绝的感觉是现代都市所给予不了的,都市只会扭曲人类对于自我的认知,使得当人类保持不同的成见和歧视,争议会给资本主义带来收益,这是它们想要看到的。多数人不明白这一点,秉持着成见洋洋得意,也完全按照了资本主义规划的路线生活着,从而脚下的路变得愈加狭窄。仿佛生的意义,全都变成了自己是否有所成见。

我想起了一次和某位挚友的交谈。
我问道:你的梦想为什么是去大兴安岭当护林员?
他回到:想想看,当你成为了护林员,躺在高塔的长椅上,周围没有任何机器的噪音,闭上眼。你会发现。整片森林是属于你一个人的。多爽啊。
Recent Activity
553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9 Apr
51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3 Apr
20 hrs on record
last played on 31 Mar
Comments
金鱼君不是受 11 Feb, 2024 @ 6:58pm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