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koro
Harry Tsao   Canada
 
 
:runeshock: :sritona: :runeshock: :sritona:
:2017stickypopsicle::2017stickypopsicle::2017stickypopsicle::2017stickypopsicle:

非典型日呆
非著名穷人
咸鱼指挥官
老年手残党
Visual Novel养老中
Tällä hetkellä paikalla
Taideteosten esittely
Crys_a
3
Arvostelujen esittely
pelattu 18,9 tuntia
《双影奇境》:被速度感撕裂的双人体验,一场“赶工式”的炫技狂欢

作为《双人成行》的精神续作,《双影奇境》试图用更炫目的科幻场景、更密集的玩法堆砌来延续前作神话,却意外暴露出叙事断裂、节奏失控的致命伤。
当双人合作从“携手漫步童话镇”降格为“竞速闯关流水线”,这场本应浪漫的冒险最终沦为一场令人疲惫的“赛博跑酷”。

​一、主线设计:被速度感绑架的“双人马拉松”​

游戏最直观的挫败感源自​“赶路式”的关卡逻辑。从巨魔丛林到数据深渊,玩家如同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机械地跳跃、攀爬、解谜,全程被看不见的鞭子抽打着前行。

场景中那些刻意设计的“反向平台”与“悬空捷径”,非但没有激发探索欲,反而像是对玩家的嘲讽——当镜头强制推进到分屏尽头时,你甚至来不及观察搭档的操作,只能在复活点重复机械的死亡循环。

主线场景很多主路线反方向的平台都设计的莫名其妙,就单纯放在那里但缺少对应的细节、丰富的彩蛋和NPC交互去吸引玩家着进行地图全面的探索。关卡设计就单纯为了赶路,两个角色感觉就是一直被推着往前走;尤其是很多场景存档点设置有问题,复活必死没有任何操作空间,但是被地图赶着赶着就过去了。

这种“为快而快”的设计理念,彻底摧毁了双人合作应有的温情时刻。对比《双人成行》中的沉浸式体验,本作留给玩家的只有​“加速!跳跃!别掉队!”​的焦虑。

那些本该属于双人游戏的嬉笑打闹、互坑互助,在永不停歇的传送带和激光网面前荡然无存。

二、支线任务:粗暴的“岔路光球”与割裂的叙事拼图

《双影奇境》不论是科幻还是玄幻都是宏大又空旷,不够生活化的场景难有沉浸感。与之相比,更怀念《双人成行》里工具间树屋花园的奇妙探险、玩具房的童心童趣、布谷鸟钟的蒸汽朋克、雪景球里的冬日小镇、阁楼舞台的电音节拍、奇美拉的交响乐章;印象深刻的吸尘器、蜂后、太空猴子、小象女王😭

如果说《双人成行》的隐藏要素是藏在童话绘本里的惊喜糖果,《双影奇境》的支线则像超市货架上贴着荧光标签的临期食品——​“超大光球+语音播报”的直球提示粗暴地插在主干道旁,毫无融入感可言。玩家不需要细心观察环境,更不必与场景互动,只需机械地拐进岔路“吃光球”即可完成任务。这种设计甚至不如手游支线的“自动寻路”有诚意。

更灾难的是奇幻与科幻、支线与主线的主题撕裂。当玩家从灰暗的机械世界突然跌入奇幻支线的绮丽梦境(如变身猪猪和寻找猫猫),强烈的视觉反差确实令人惊艳;但回归主线后的巨大落差感,让本就如白开水的科幻故事显得更加乏味。这种“奇幻碾压科幻”“支线碾压主线”的尴尬,暴露出制作组在叙事统筹上的严重失衡。

​三、玩法堆砌:换皮双打与“江郎才尽”的创意透支

每个关卡不停地换皮开船和间章的双人连线,实际体验更像是​《逃出生天》+《毛线小精灵》的缝合残片。科幻线双人合作的核心逻辑始终停留在“A按开关B过路”“同步跳跃”等基础互动,甚至出现“换色双打”式的偷懒设计(如洛克人等关卡,两位角色技能仅是颜色差异)。唯有操控小球关卡中两人分控不同机制小球的设定,勉强让人眼前一亮;但也有了经典的:

“米欧只需要随便走走,佐伊要考虑的就多了”

科幻场景的重复性更是雪上加霜。除了“霓虹摩托”关卡营造出些许赛博朋克都市的未来感,其他场景几乎全是钢板、齿轮、机械臂的排列组合,灰冷单调宛如一场工业废土主题的视觉疲劳实验。

四、场景设计逻辑:工业奇观 vs 童心乌托邦

《双影奇境》的科幻线塑造的世界充斥着冷色调的金属管线,其场景设计更注重视觉冲击与概念化表达,例如霓虹闪烁的赛博都市、重力失控的宇宙空间等;但这种“未来感”的塑造往往以牺牲细节密度为代价:灰暗的机械舱室重复堆叠,场景缺乏可互动的日常物件,一切大多沦为功能性符号。玩家仿佛置身于精心搭建的3D建模展厅,惊叹于恢弘却冰冷的建筑群,却难寻《双人成行》中工具间螺丝钉的油渍、树屋苔藓的触感、雪景球里飘落的雪花等生活化叙事痕迹。

《双影奇境》其宏大场景的“空旷感”恰恰源于对生活诗意的忽视——当玩家无法在霓虹都市中找到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或在机械迷城中触摸到锈迹斑斑的童年玩具,再炫目的粒子特效也只能是视觉过客。

反观《双人成行》,其场景是童心滤镜下的现实世界微缩模型:从吸尘器气管到城堡壁画,再到布谷鸟钟内部的齿轮交响乐,每个场景都是现实物件与幻想元素的有机重组。蜂巢中的黏稠蜂蜜、太空猴子驾驶的玩具火箭、小象玩偶被撕裂时的棉絮纷飞……这些细节不仅服务于解谜机制,更通过材质、光影与物理反馈唤醒玩家对童年玩具的记忆共情。

​五、总结:当“双人合作”沦为“双倍烦躁”​

《双影奇境》的“赶路式”节奏进一步放大了场景疏离感:玩家在高速追逐中掠过未来都市的玻璃幕墙,却无暇驻足观察霓虹灯牌的文字彩蛋;分屏模式下两人常陷入“各走各的”竞速状态,难以复现《双人成行》中共同给花园浇水、合力推动玩具火车时的协作温情。相比之下,《双人成行》将探索乐趣植入场景基因,非功利性细节构建出“游乐园式”的探索自由,让玩家愿意放慢脚步,在场景中寻找制作者埋藏的情感密码。

“合作游戏不仅是机制设计,更是共同记忆的创造。”
“最好的游戏不是创造新世界,而是帮玩家重新爱上自己的世界。”

《双影奇境》本质上是 Hazelight 对自身成功公式的误读,他们以为“双人合作=玩法堆砌+分屏特效”,却忘记了《双人成行》真正打动人心的是慢节奏的情感共振。当玩家被迫在高速关卡中疲于奔命,当双屏互动退化成“各走各的竞速赛道”“同步跳跃式的配合”,所谓的合作早已名存实亡。

或许本作更适合追求硬核操作的“速通党”,但对于期待重温《双人成行》式浪漫的玩家,这场赛博狂奔只会带来“跑完就忘”的空虚感。

毕竟,没有人会在一场马拉松中爱上自己的搭档。

评分:6.5/10 (亮点仅存于奇幻线与终局场景的惊鸿一瞥,其余部分堪称“双人成行反面教材”)

https://blog.saikoro.xyz/post/split-fiction-review
Viimeaikainen toiminta
yhteensä 17,4 tuntia
Pelattu viimeksi 9.4.
yhteensä 110 tuntia
Pelattu viimeksi 28.3.
yhteensä 76 tuntia
Pelattu viimeksi 27.3.
fuze 25.3.2020 klo 18.55 
kamoe 10.7.2019 klo 5.23 
新年快乐
作に 25.3.2019 klo 9.11 
:hi:你好呀w:icey:,这里是作二:azuki3:,我永远单推ruka.jpg
AnN9 15.2.2018 klo 2.21 
春节快乐ww:Dragonia_expression2:
AnN9 1.1.2018 klo 14.01 
元旦快乐qwq好像晚了点……
AnN9 25.12.2017 klo 3.52 
圣诞快乐ww